1. <track id="lc0ra"></track>

      <tbody id="lc0ra"></tbody>
        <bdo id="lc0ra"><dfn id="lc0ra"><menu id="lc0ra"></menu></dfn></bdo><bdo id="lc0ra"><dfn id="lc0ra"></dfn></bdo>

        <nobr id="lc0ra"></nobr>
          <track id="lc0ra"></track>

          手機版 English
          您現在的位置: 中山市華僑中學>校園新聞>學校新聞> 正文內容

          學校新聞

          學生參與,全市直播,專家點贊——張鵬飛“名班主任示范課”展示暨主題研討活動

          2021年12月17日上午,中山市張鵬飛名班主任工作室在我校高中部就主題班會問題開展了研討活動。本次研討活動以“德始于言,行至于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友善”為載體,旨在探討班主任如何上好班會課。出席活動的嘉賓有中山市教師發展中心周立勝主任和章帆老師,我校黨委委員、副校長鄭玉良,張鵬飛名班主任工作室各成員和我校多名一線班主任教師。此次課程進行全市直播,受到大家的高度關注。

          首先,中山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張鵬飛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班會課。班會課主要分四個環節:認識“友善”,感受“友善”;具體“友善”,爭做“友善人”;探討“友善”,守住底線;從我做起,書寫“友善”。整節班會課由淺入深,鞭辟入里,通過價值澄清理論的方法,讓處在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重新對“友善”進行思辨分析。課堂活動豐富,氣氛活躍融洽,有思考、有感悟、有自省、有反饋,是一堂精彩的回味無窮的示范課。

          隨后,以此節班會課內容為載體,參與成員分三組就如何上好班會課作具體研討。以我校德育處副主任景千瑞為組長的第一小組研討班會課如何更好地選題;以 王婕妤老師為組長的第二小組研討班會課環節設計;以金沂老師為組長的第三小組研討班會課效果生成問題。經過20分鐘的熱烈討論,每個小組最后作分享。 石崢老師以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為基礎,指出班會課的選題要與學生需求、時代需求相結合,找準教育契機。王婕妤老師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重點探討了主題式班會課設計以生為本、小而實的兩個原則和基礎與關鍵環節。金沂老師從班會課的定位、真實性、主體以及選題意義等角度分析了班會課效果的生成問題。

          本次研討亮點是讓學生參與討論,談其對班會課的需求與評價,這是首次讓學生參與班會課構建的一種嘗試和探索。在主持人金沂老師的友善鼓勵下,上完班會課的六名學生,對張老師的班會課進行了打分和評價。他們對張老師的這堂班會課給出了8分的滿意成績,同時從班會課方式多元化、課堂氛圍趣味化、主題生活化、材料豐富化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這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分享自己看法的舞臺,也給班主任的班會課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最后,中山市教師發展中心周立勝主任作總結。周主任高度評價了本次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活動形式。他指出,中山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作為中山市班主任的領軍先行者,要敢于突破,敢于創新,此次活動歷史性地“讓學生參與班會課的構建”,是一次大膽且非??茖W的嘗試,充分體現了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并高度贊揚了此次班會課的頂層設計。同時他也分享了自己對班會課的看法, 即班會課最高層次是追求自由,特別是形式自由。班會課育人功能有限,作為班主任要隨時隨地借用教育契機,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社會道德教育。

          ?

          撰稿、攝影:宋宇翔

          一審:楊德洲 ?二審:李勇 ?三審:彭海泉